您好!欢迎来到安徽万邦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安徽万邦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

0550-7305800

热门关键词:

技术支持

联系我们
  • 电 话:0550-7305800
  • 手机:13955040807
  • 邮 箱:827949989@qq.com
  • 地 址:安徽省天长市滁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四路29号
技术支持
屏蔽控制电缆的屏蔽层接头处理方式?

屏蔽控制电缆的屏蔽层接头处理是确保电磁兼容性(EMC)和信号完整性的关键环节。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屏蔽层失效,引发电磁干扰(EMI)或信号衰减。以下是屏蔽层接头的标准化处理方式及关键注意事项,涵盖不同场景下的解决方案:

一、屏蔽层接头处理的核心原则

  1. 连续性要求

    • 屏蔽层必须形成完整的导电通路,避免因接头断开导致屏蔽效能下降。

    • 接头处的接触电阻应尽可能低(通常≤0.1Ω),以减少信号损耗。

  2. 接地方式

    • 单端接地:适用于低频信号(<1MHz),如传感器电缆,接地端通常选择在信号接收端。

    • 双端接地:适用于高频信号(>1MHz),如工业以太网电缆,需在两端同时接地以减少电磁辐射。

  3. 机械强度

    • 接头处需具备足够的抗拉强度,防止因振动或拉扯导致屏蔽层断裂。

二、屏蔽层接头的标准化处理方式

1. 编织屏蔽层接头处理

适用场景:铜编织带屏蔽电缆(如RVVP、KFFP等)。
处理步骤

  1. 剥离护套与绝缘层

    • 使用剥线钳或热刀剥离电缆外护套,露出编织屏蔽层。

    • 保留屏蔽层长度约10-15mm,避免过长导致杂散电容增加。

  2. 整理编织层

    • 将编织层反向折叠,覆盖在绝缘层外,形成“双层屏蔽”结构(增加屏蔽密度)。

    • 若空间不足,可直接将编织层梳直,剪除多余部分。

  3. 安装屏蔽接头

    • 将编织层与接地导线(如黄绿双色线)用焊锡焊接,形成电气连接。

    • 焊接后需用热缩套管绝缘,防止短路。

    • 选择与电缆外径匹配的压接环(如金属化塑料环或铜环)。

    • 将编织层套入压接环,用压接钳压紧,确保接触紧密。

    • 方法1:压接式屏蔽环

    • 方法2:焊接式接头

    • 固定与保护

      • 将接头部分套入热缩套管(选择耐温等级≥125℃的材料)。

      • 用热风枪加热套管,使其收缩包裹接头,提供机械保护和绝缘。

    2. 铝箔屏蔽层接头处理

    适用场景:铝箔+编织复合屏蔽电缆(如STP-120、DJYPVP等)。
    处理步骤

    1. 剥离护套与铝箔

      • 小心剥离外护套,避免划伤铝箔。

      • 保留铝箔长度约5-8mm,折叠覆盖在绝缘层外。

    2. 处理铝箔与编织层

      • 将铝箔折叠后,用编织层包裹,形成“铝箔+编织”双层结构。

      • 若为复合屏蔽,需将铝箔与编织层同时处理:

      • 若为独立铝箔屏蔽,可直接将铝箔折叠并压紧。

    3. 安装屏蔽接头

      • 将铝箔和编织层共同套入金属化塑料环,用压接钳压紧。

      • 用导电胶带(如铜箔胶带)将铝箔和编织层紧密缠绕,确保导电连续性。

      • 缠绕层数≥3层,覆盖长度≥10mm。

      • 方法1:导电胶带缠绕

      • 方法2:金属化塑料环压接

      • 固定与保护

        • 套入热缩套管并加热收缩,防止铝箔氧化或编织层松散。

      3. 钢带铠装屏蔽层接头处理

      适用场景:高压动力电缆或需要机械防护的场合(如YJV22、VV22等)。
      处理步骤

      1. 剥离护套与钢带

        • 剥离外护套后,露出钢带铠装层。

        • 保留钢带长度约20-30mm,用于接地连接。

      2. 处理钢带边缘

        • 用砂纸打磨钢带边缘,去除毛刺和氧化层,防止划伤绝缘层。

      3. 安装接地接头

        • 将钢带与接地导线(如扁钢)焊接,焊接长度≥2倍钢带宽度。

        • 将钢带与接地排用螺栓固定,垫片需为铜质或镀锌钢,确保导电良好。

        • 方法1:螺栓连接

        • 方法2:焊接连接

        • 防腐处理

          • 在接头处涂覆防腐漆(如沥青漆)或缠绕防腐胶带,防止锈蚀。

        三、特殊场景下的接头处理方案

        1. 分相屏蔽电缆接头

        场景:三相动力电缆(如带分相屏蔽的YJV-3×240+1×120)。
        处理要点

        • 每相屏蔽层需独立接地,避免相间干扰。

        • 使用绝缘支架固定三相屏蔽层,防止短路。

        • 总屏蔽层(若有)需在两端同时接地。

        2. 柔性屏蔽电缆接头

        场景:机器人拖链电缆或频繁弯曲的场合(如TRVVP、CFLEX等)。
        处理要点

        • 选择高柔性屏蔽接头(如弹簧式或波纹管式),适应弯曲需求。

        • 屏蔽层与接头间需填充导电硅脂,减少摩擦导致的接触不良。

        • 接头处需预留弯曲余量(通常≥50mm),避免应力集中。

        3. 防水屏蔽电缆接头

        场景:户外或潮湿环境(如RVVP-J、KFFRP等)。
        处理要点

        • 使用防水型屏蔽接头(如IP68等级的压接环或灌封接头)。

        • 接头处需涂抹防水密封胶(如硅酮胶),并缠绕防水胶带。

        • 若为埋地电缆,需在接头处加装玻璃钢保护盒。

        四、接头处理后的测试与验证

        1. 连续性测试

          • 使用微欧计测量接头处的接触电阻,应≤0.1Ω。

        2. 屏蔽效能测试

          • 用频谱分析仪测试屏蔽层对高频干扰的衰减(如≥80dB@1GHz)。

        3. 绝缘电阻测试

          • 用兆欧表测试屏蔽层与导体间的绝缘电阻(应≥100MΩ/km)。

        4. 耐压测试

          • 对高压电缆接头进行工频耐压试验(如10kV电缆需耐受35kV/1min)。

        五、常见错误与解决方案

        错误类型后果解决方案
        屏蔽层未压紧接触电阻过大,屏蔽失效使用专用压接工具,确保压力≥50N
        铝箔未折叠铝箔边缘易破损,导致EMI泄漏折叠铝箔后用导电胶带固定
        接地线过细接地电流过大时发热熔断选择截面积≥屏蔽层截面积的接地线
        接头未绝缘短路风险增加套入热缩套管并加热收缩
        焊接时间过长铝箔或编织层烧毁控制焊接时间(通常≤3秒)

        六、总结与推荐操作流程

        1. 准备工具

          • 剥线钳、压接钳、热风枪、微欧计、兆欧表。

        2. 剥离与整理

          • 按标准长度剥离护套,整理屏蔽层(折叠或梳直)。

        3. 安装接头

          • 根据屏蔽类型选择压接、焊接或缠绕方式。

        4. 固定与保护

          • 套入热缩套管并加热,或涂抹密封胶。

        5. 测试验证

          • 连续性、绝缘电阻和屏蔽效能测试。

        6. 记录与标识

          • 在接头处粘贴标签,标注“屏蔽层接地”及测试日期。

        推荐材料

        • 屏蔽接头:3M Scotchlok、Phoenix Contact、Weidmüller。

        • 导电胶带:3M 1181铜箔胶带、Tesa 61395。

        • 热缩套管:Sumitomo WT-3、Raychem SCL。

        通过标准化处理流程和严格测试,可确保屏蔽层接头长期稳定可靠,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


        浏览:
        相关内容:屏蔽电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