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电缆的耐火等级主要依据其在高温火焰下的持续供电能力进行划分,国内标准分为A类和B类,具体如下:
一、国内标准(GB/T 19216.21-2003)
A类耐火电缆
供火温度:950℃~1000℃
持续时间:90分钟
适用场景:核电站、高层建筑核心区域、数据中心等极端环境,需在极高温度下保持电路完整性。
典型型号:NA-YJV(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A类耐火电力电缆)。
B类耐火电缆
供火温度:750℃~800℃
持续时间:90分钟
适用场景:地铁、普通办公楼、学校等普通高危场所,满足日常电力传输需求。
典型型号:NB-YJV(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B类耐火电力电缆)。
二、国际标准对比
IEC 60331系列
A级:950℃~1000℃下保持3小时电路完整性(相当于国内A类)。
B级:750℃下保持3小时电路完整性(与国内B类部分重叠)。
C级:650℃下保持3小时电路完整性(国内未明确划分)。
英国标准(BS 6387)
C级:950℃下保持3小时电路完整性,附加机械冲击和水喷淋测试(最高级别CWZ)。
Z级:950℃下每30秒机械冲击一次,持续15分钟不击穿。
三、耐火电缆的核心特性
耐火层材料:通常采用多层云母带绕包导体,耐高温、不燃,即使外层材料烧毁仍能保持绝缘性能。
结构差异:与阻燃电缆(通过阻燃材料抑制火焰蔓延)不同,耐火电缆重点在于高温下维持电路功能。
应用场景:
A类:极端环境(如核电站、数据中心)。
B类:普通高危场所(如地铁、医院)。
矿物绝缘电缆(MI):由铜芯、铜护套、氧化镁绝缘构成,耐火性能最优(950℃/180分钟),但成本高、施工难度大。
四、选型建议
根据环境温度:
极端高温(如核电站)选A类或MI电缆。
普通高危场所(如地铁)选B类。
根据附加要求:
需机械冲击或水喷淋测试时,选符合BS 6387 CWZ级的电缆。
经济性平衡:MI电缆性能最优,但成本高,仅在耐火要求极高且预算充足时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