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安徽万邦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安徽万邦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

0550-7305800

热门关键词:

技术支持

联系我们
  • 电 话:0550-7305800
  • 手机:13955040807
  • 邮 箱:827949989@qq.com
  • 地 址:安徽省天长市滁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四路29号
技术支持
铠装层在电缆沟中排列规则?

铠装层在电缆沟中的排列规则需综合考虑机械保护、散热性能、电磁干扰及施工维护等因素,以确保电缆长期稳定运行。以下是针对电缆沟中铠装层排列的系统性规则及操作要点:

一、排列原则

  1. 机械防护优先

    • 铠装层应朝向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方向,例如电缆沟壁、重物堆放区或车辆通行路径。

    • 对于直埋段电缆沟,铠装层需统一朝外(远离沟底中心),以抵御土壤压力及石块冲击。

  2. 散热与通风优化

    • 铠装层间需保留间隙(≥电缆直径的1/5),避免密集排列导致热量积聚。

    • 多层电缆沟中,上层电缆铠装层与下层电缆绝缘层间距应≥100mm,防止热辐射叠加。

  3. 电磁干扰控制

    • 高压电缆(≥110kV)与低压控制电缆分层敷设,高压电缆铠装层接地需独立,避免感应电压干扰。

    • 三相电缆应按“A-B-C”相序排列,铠装层接地线连接点间距≤50m,减少环流损耗。

二、分层排列规则

  1. 单层电缆沟

    • 单根电缆:铠装层朝向沟壁侧,电缆中心距沟壁≥150mm。

    • 多根电缆并排:铠装层交替朝向左右两侧,相邻电缆间距≥电缆直径的2倍。

    • 示例:3×240mm²铠装电缆并排时,间距应≥240mm(电缆直径约60mm,2倍为120mm,但实际需考虑弯曲余量)。

  2. 多层电缆沟

    • 上层电缆:铠装层朝下,避免上方落物直接冲击。

    • 中层电缆:铠装层朝两侧,平衡机械应力。

    • 下层电缆:铠装层朝上,但需加装橡胶垫层(厚度≥10mm)缓冲压力。

    • 层间间距:上下层间距≥300mm,同层电缆间距≥150mm。

三、特殊场景排列要求

  1. 转弯段处理

    • 电缆弯曲半径需≥15倍电缆直径(如240mm²电缆弯曲半径≥900mm)。

    • 铠装层在弯曲外侧需预留松弛量(弯曲段长度增加5%~10%),防止拉伸断裂。

    • 转弯处加装玻璃钢护套(厚度≥2mm),护套与电缆间隙填充砂浆。

  2. 接头区域排列

    • 接头两侧1m范围内铠装层需用不锈钢扎带固定,间距≤200mm。

    • 接头盒下方加装支撑架,避免铠装层受力导致接头松动。

  3. 交叉跨越处理

    • 不同电压等级电缆交叉时,高压电缆铠装层在下,低压电缆在上,交叉间距≥200mm。

    • 交叉点用防火隔板(耐火极限≥1h)分隔,防止火灾蔓延。

四、接地与固定规范

  1. 铠装层接地

    • 每段电缆铠装层需独立接地,接地电阻≤4Ω(土壤电阻率高地区可放宽至10Ω)。

    • 接地线采用多股铜导线(截面积≥25mm²),与铠装层连接点需镀锡处理。

  2. 固定方式

    • 直线段:每隔1.5m用镀锌钢制卡子固定,卡子与铠装层接触面需涂导电膏。

    • 斜坡段:固定间距缩短至1m,并加装防滑垫片(厚度≥3mm)。

    • 垂直段:每层电缆用抱箍固定,抱箍内径与电缆外径间隙≤5mm。

五、标识与维护要求

  1. 标识管理

    • 铠装层朝向用箭头标牌标注,标牌间距≤20m。

    • 不同回路电缆用色带区分(如A相红色、B相黄色、C相绿色)。

  2. 定期检查

    • 每季度检查铠装层固定件是否松动,接地线连接是否可靠。

    • 每年用红外热像仪检测铠装层温度异常,局部温升≥10℃时需排查原因。

六、典型错误案例与纠正

错误场景后果纠正措施
铠装层全部朝同一方向局部应力集中导致铠装层断裂交替朝向左右两侧,弯曲段预留松弛量
多层电缆沟层间距不足热量积聚引发绝缘老化上下层间距≥300mm,加装通风孔
接地线截面积不足感应电压导致人员触电接地线截面积≥25mm²,定期测试接地电阻
交叉跨越未用防火隔板火灾蔓延至其他回路交叉点加装耐火极限≥1h的隔板


浏览:
上一篇:
下一篇:电线电缆绝缘电阻的测试
相关内容:铠装电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