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装层与其他电缆的间距要求需根据电缆类型、电压等级及敷设场景综合确定,具体规范如下:
一、水平间距要求
同电压等级电缆
10kV以上:最小水平净距需扩大至 0.25米。
示例:在10kV配电系统中,钢带铠装电缆(如VV22型)与相邻电缆并列敷设时,间距应≥0.1米。
不同部门/用途电缆
若电缆归属不同部门(如电力与通信部门),或包含通信电缆等特殊类型,最小水平净距需达到 0.5米。
优化措施:若使用隔板将电缆分隔,间距可缩减至 0.1米;穿入保护管时则无需额外间距。
二、交叉间距要求
电缆交叉时
铠装电缆与其他电缆交叉的最小净距为 0.5米。
优化措施:在交叉点前后1米范围内使用隔板,间距可降至 0.25米;穿入保护管时无需额外间距。
特殊场景
热力管道交叉:铠装电缆与热力管道交叉时,最小净距需保持 0.5米,并建议采取隔热措施(如加装隔热板)。
非热力管道交叉:最小净距为 0.15米,若不满足需在电缆段上采取机械保护措施(如加装防护套管)。
三、直埋敷设的间距要求
埋设深度
直埋铠装电缆的顶部至地面距离应≥ 0.7米;穿越农田时建议加深至 1.0米以上,以防机械损伤。
电缆外皮至地下建筑物基础的最小距离为 0.6米(不得小于0.3米)。
并列敷设
地下并列敷设的铠装电缆,中间接头盒位置需错开,净距≥ 0.5米,避免集中应力导致损坏。
四、桥架/托盘内的间距要求
电力电缆桥架
1kV及以下:层间距离应≥ 150mm。
1-10kV:层间距离需≥ 200mm。
示例:在工业厂房中,10kV钢带铠装电缆(如YJV22型)与低压电缆分层敷设时,层间需保留200mm以上间隙。
控制电缆桥架
层间距离可适当减小,但需≥ 100mm,以满足散热和维护需求。
电力与弱电电缆共架
为避免电磁干扰,电力电缆桥架与弱电电缆桥架(如通信、网络电缆)的净距需≥ 500mm。
五、特殊场景的间距调整
振动或跨度大场景
钢丝铠装电缆(如VV32型)适用于跨度大、落差大的场合(如桥梁架设),其敷设间距需根据设计拉力调整,通常需增加支撑点间距。
爆炸危险场所
铠装层需与设备外壳保持等电位连接,间距要求需符合防爆规范(如单点接地电阻≤4Ω)。
六、施工与维护建议
标识管理:在电缆密集敷设区域,使用标签或色标区分不同电缆,避免误操作。
定期检查:每2年检查一次电缆间距及铠装层固定情况,重点排查接头盒位置是否移位。
应急预案:制定电缆间距不足的整改方案,如增加隔板或调整敷设路径。
